2021年元旦当日,气温最低骤降至个位数。考虑到长者独居可能会因衣物不足和气温骤降而引发身体不适,狮山镇同人关爱义工服务总队深入狮山镇官窑社会管理处16个村(社区)慰问孤寡独居长者、困难家庭。
元旦期间,南海区小塘仁德志愿服务队、狮山孝德家义工服务队分别组织志愿者开展2021年首次巡河活动,向市民群众宣传护河治水理念。
每逢周一至周五学生上学、放学期间,狮山镇小塘中学志愿者服务队、狮城中学爱心义工服务队就会开展护畅行动,为学生安全出入校园保驾护航。
助残爱老、护河治水、交通护畅……这只是狮山开展志愿服务的缩影。
据狮山义务工作者(志愿者)联合会(下称“狮山义工联”)统计,2020年以来,狮山6.4万志愿者围绕防疫、创建文明城市、垃圾分类、文明交通劝导、环境卫生整治等全镇各项党政中心工作,累计开展社会服务超过103万小时,用行动擦亮了“志愿狮山”这块金漆招牌,以“志愿红”提升狮山全域城乡融合软实力,助力城市狮山高质量发展。
打造“志愿+”行动 讲好志愿故事
2020年12月11日晚,由共青团狮山镇委员会、狮山镇文化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勇闯志阅城”——2020狮山“志愿+”行动闭幕式暨邻里读书之星表彰活动在狮山体育馆举行,对一批贡献突出的志愿者个人、组织和家庭进行表彰。
2020年,共青团狮山镇委员会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打造“勇闯志阅城”——狮山“志愿+”行动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志愿阅读文化氛围。
开展“青春π”知识竞赛、举行6场青春读书分享会、持续叁个月共计举办55场夏日送清凉传递
活动、开展“小候鸟夏令营”为留守儿童丰富暑期生活、举办属于志愿者的“才艺蝉丑辞飞”活动……狮山“志愿+”行动系列活动为广大青年、志愿者搭建了宽广的舞台,助力狮山讲好志愿故事。
因组织得力、志愿活动颇有成效,作为狮山志愿服务的统筹单位,狮山义工联还因此荣获南海区“2020年度优秀镇(街道)义工联”金奖。
接下来,狮山将继续创新“党团队员+志愿者+社工”的工作模式,挖掘志愿文化新亮点,让志愿服务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狮山这片热土持续闪耀,用志愿力量助力狮山实现全域城乡融合发展。
防疫助残爱老志愿真情传递幸福
党员志愿者变身代购员为居家隔离者买菜倒垃圾、志愿者入警营为一线防疫民警义剪、佛山市菠萝救援服务中心义工们持续坚守高速出入口开展测温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狮山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以及团组织、爱心组织等在镇委、镇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采取各种方式支援防疫工作,涌现出了不少先进志愿者和先进事迹。
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狮山多个志愿团队针对性开展各类暖心项目,为不少残障、孤寡、特困等需帮扶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天冷了,您的衣物够不够穿?有没有高血压?身体有没有出现其他不舒服?”2021年1月1日,气温骤降,狮山镇同人关爱义工服务总队带着备有血压计、消毒液、绷带等物资的医疗箱,深入狮山镇驿园、群岗、象岭等16个村(社区)慰问孤寡独居长者、困难家庭。
南海区小塘仁德志愿服务队开展的“我是你的双足”关爱助残项目也值得一提。志愿者们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将残障人士从家里带到附近公园聊天、散步,帮助他们在身体上、心理上走出家门,与外面有所接触,改善他们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况。
此外,狮山志愿队伍通过链接社区、企业等多方资源,积极开展“爱心一餐饭”、义剪头发、义修家电、长者烹饪主题课、重阳节百叟宴等志愿项目,为长者及残障人士等营造和睦友邻、互助关爱的社区环境,用志愿真情传递社会关爱,让他们在狮山过上有归属感、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共创文明城市
“阿姨,过马路要多看看,注意来往车辆。”日前,狮山志愿者易秀兰正在狮山镇狮城路狮山广场的十字路口进行交通安全劝导。
每逢上下班高峰期,狮山便有数十位“易秀兰”值守在主要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截至目前,狮山共有约5000人次志愿者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在镇内各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摩电行驶规范劝导志愿服务,包括协助交警人员对无牌无证、未佩戴安全头盔、超员超载、逆行、不按交通信号灯通行等违规行驶的摩电进行劝导,协助进行交通文明、交通安全、交通法规知识等内容的宣传,提供能力范围内的问事问路及其他便民服务等。
此外,由社区警务室、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学校义工、家委会等联合组建的护畅队,如狮山镇狮城中学爱心义工服务队、小塘中学志愿者服务队等,在校园一百米范围内协助指挥交通、引导车辆有序停放,为孩子们安全进出校园保驾护航。
“我每日6点30分前就要起床,然后去小塘初级中学小学部开展护畅服务。”小塘中学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潘代进告诉记者,该校护畅队伍分为上下午两班,每班各有10人左右。志愿者们日复一日坚持护畅,没有人发出一声怨言。不仅如此,近期有个别学生不小心摔伤了腿,志愿者们还每天轮流背学生上下楼,让志愿大爱从交通护畅延续至关爱学生,从校门口书写至校内,让志愿之光照亮学生心堂。(珠江时报)
(责任编辑:杨炜敏)